当清明遇上“AI复活” 数字重生的伦理与法律边界在哪?
时间:2025-04-03 14:19:21来源: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
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,一种名为“AI复活”的服务在清明前夕悄然兴起,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这项服务声称,只需提供逝者的照片或录音,就可以通过AI技术让亲人在屏幕上“活”过来,甚至开口说话。

然而,这背后所涉及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。“AI”复活能实现怎样的效果?数字重生的法律边界又在哪儿?

“亲爱的爸爸妈妈,我在天堂一切安好,这里没有痛苦和悲伤,虽然车祸让我们阴阳两隔,但这只是命运的一次意外安排,你们一定要坚强、好好生活,别总沉浸在悲伤中……”

清明前夕,AI复活逝去的亲人悄然兴起。上面这段话正是来自一位不幸因车祸离世的女孩,她的父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女儿用另一种形式“复活”。

在电商平台搜索栏输入“AI复活”,瞬间跳出无数相关商品。价格从几十元到数千元不等。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少博主发布了AI复活人物的视频,也有不少人在经营AI复活业务,还有的标明培训收徒。在开展此类业务的账号上,有的博主声称可以“定制数字亲人视频,只需1张照片,用时1天内”,有的博主甚至还制作了教程视频,只需提供一张逝者的照片或一段录音,就能通过AI技术,让亲人“活”过来,甚至还能开口说话。

来自福建厦门的钟先生告诉记者,对于很多人来说,“AI复活”是一种情感的寄托,是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。

钟先生:对我来说我是能够接受的。我手里有一张是我奶奶的照片,那么这张静止的照片,你能够想象说突然跳跃起来,仿佛奶奶重新出现在你的面前,那一刻你的内心一定是非常激动的,就像我一样,我们的思念变成了一种相见。

当前网络上的AI“复活”工具主要分为三种。

一种是在手机应用商店中即可下载获得,只要一张正脸照片就能根据应用中所提供的模板“活化”,可实现歌唱、“演电影”等场景转化。

第二种是利用线上工具,由用户提供正脸照片和相关音频文件,经过系统自动编辑后,实现照片中人物“开口说话”的效果,该工具需要用户支付一定费用。

第三种则是在开源社区中,由程序员编写AI测试程序,在经过相关语料训练后,将照片转化为能简单对话互动的“数字人”。

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表示,如果能够及时获得死者近亲属的同意,这种技术的应用方法,也未尝不是一种缅怀亲人的方式。

郑宁:利用AI复活人的话,它确实是从我们的一般的常理上来理解的话,是体现了逝者的家属、家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。感觉亲人并没有去世,还可以陪伴自己。从法律风险的角度来说的话,因为你用AI复活人的话,必然要采集他的各种信息,包括肖像、个人信息甚至会涉及到一些隐私权的东西,所以这里面的话符不符合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、有没有取得逝者亲属的授权。

在人工智能时代,保护逝者的人格权益面临新的挑战。

2022年,国家网信办等三部门发布《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》,对深度伪造等新技术应用进行了规范。规定明确,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技术支持者提供人脸、人声等生物识别信息编辑功能的,应当提示深度合成服务使用者依法告知被编辑的个人,并取得其单独同意。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表示:如果被编辑人是逝者,理应取得有义务保护逝者肖像权的亲属的同意。

赵占领:关于死者的肖像、声音所享有的合法的权益,法律上的近亲属,它指的是死者的配偶、父母和子女,这是近亲属。如果超出这个范围之外,其他的人如果使用死者的肖像去制作AI合成的图片、视频或者声音,这个涉及到侵权。

“AI复活”背后隐藏着一条完整的商业链条。从数据采集、模型训练到服务提供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。此外,构建数字人需要大量采集逝者外貌、声音和经历等个人数据,这类敏感信息的存储、传输和使用都存在泄露风险。

福建厦门重宇合众律师事务所郭真表示,目前作为一个新兴事物,AI复活的产品仍面临较大法律争议。

郭真:这个照片是否涉及到第三方隐私,是否会引起连带的侵权纠纷,这个也是潜在的法律风险。同时,我们要考虑到这些照片因为作为AI的生成物,是一个新兴的事物,那么它的知识产权权属的话,目前依然面临着比较大的争议。

此外,郑宁说,作为AI复活所塑造的照片和视频其实就是一个数字虚拟人,而它作为数据财产权益归属仍为法律盲区。

郑宁:这里面的这样一个数字虚拟人,他的数据财产的权益应该归属于谁,是归属于我提供信息的逝者的亲属还是归属于开发商、或者相关的企业,这个也没有明确的约定。

赵占领表示,更棘手的是,用户与数字人交互产生的行为数据,可能被不当利用,用于深度伪造、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。

赵占领:今天AI的技术巨大的进步,使得换脸或者合成更加的方便和便捷,这样的话利用他人的图片声音或者视频去合成一些视频,然后去进行诈骗。那么这个人无论是他还活着或者是已经死去,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去伪造合成他人的声音视频,然后用于行骗,这是一种刑事犯罪行为。这个确实是需要重点打击,也是需要公众进行严格提防的。

标签:

  • 上一篇文章: 养生粗粮皂角米成“美容神器”?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最后一页
  • 最新
  • 当清明遇上“AI复活” 数字重生的伦理与法律边界在哪?

   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,一种名为AI复活的服务在清明前夕悄然兴起,引

  • 养生粗粮皂角米成“美容神器”?

    最近,一种名为皂角米的养生粗粮在网络上走红,价格是普通大米的几

  • 推动科技创新2025年怎么干?各地“工具箱”里有真招

    关键词持续支持 创业合伙人合肥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 吕波:这个企

  • 吃铁锅炒的菜能补铁吗?丨中新真探

    中新网3月3日电 用铁锅炒菜确实可以增加食物中的铁含量,但这种补

  • “带娃式”养宠渐成主流 细分需求为中国宠物经济增值

    中新网长沙3月1日电 (张雪盈 徐志雄)精心挑选猫粮、搭配专属零食

  • 今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%用于投资A股

    1月23日上午,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,

  • 突破线的技术意义和应用有哪些?个股突破年线意味着什么?

    突破线的技术意义和应用有哪些?在基金投资领域,突破线是一个具有重

  • “无管中心”成立!何建行教授:让优质医疗在基层触手可及

    12月7日,在中华医学会、中国医师协会、中华中医药学会指导,浙江大

  • 九部门: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

    中新网12月3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,12月3日,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《

  • 商务部: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1.5%

  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。会上,有记者提问

  • 存量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 物流业延续企稳回升态势、活跃度持续提升

    央视网消息: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0月29日公布今年前三季度物流运

  • 湖南江永瑶乡党校按需授课 提升村民劳动技能

    连日来,在湖南永州市江永县兰溪瑶族乡新桥村党群服务中心,村民们

  • 天天百事通!以旧换新带动重点消费品销量

    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数据平台显示,截至10月15日,已有2066 7万

  • (经济观察)海南自贸港外贸持续走强 进出口产品有“新”意

    中新社海口10月19日电 (记者 王子谦)数艘外贸货轮近日靠泊海南洋

  • 环球快消息!存量房贷利率将批量调整 百万房贷月供减少170元

    看到银行发布利率下调的消息,我很高兴。银行App显示我二套房的贷款

  • 羊绒大衣产业盛会大连举行,共谋未来-速递

    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中国(大连)羊绒大衣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在世界博

  • 旅游
    • 命运转折!32岁女子冲动纵火,赔偿问题引发热议!

    • 绷紧防汛救灾这根弦

    • 天津调整居民用气销售价格 9月1日起每立方米提高0.29元

    • 上半年总收入同比增长34%!京东健康保持穿越周期确定性增长